午后的阳光依旧灿烂

时间:2023-06-14来源: 天富娱乐注册-登录平台首页

  这个世界,有许多历史是与英雄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当我们顾首翘望,很难说是历史创造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历史。在中国,当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浪潮袭遍中华大地,许多“风流人物”在这场振兴中华的大潮的风口浪尖中流击水、破浪而行,为世人所瞩目和传颂。2004新年伊始,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历史再次定格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崭新时空。

  蓦然回首,我们还依稀记得那些直挂云帆济沧海式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用他们的双臂和脊梁,用他们特有的气度和锐视,写就了一篇篇辉煌。秦振华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是个被打上历史烙印的“改革英雄”。今天人们提起他,已无法回避他曾主持过工作的张家港,一如提起张家港,也无法回避秦振华一样。虽然早已从张家港市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但这些年来,他开创的“张家港精神”却时刻激励着人们,他与张家港人一道,仍然屹立船头,锐意开拓,与时俱进。正如秦振华自己所言,我是党培养起来的,是党给了我秦振华今天的荣誉;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我今天的秦振华;尽管我已退下来,但我要与张家港人一起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永不停息。

  有人.说,秦振华是闲不住的,他的日历上“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日”。这是六年前,他任张家港市委书记时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今已是江苏省政协常委,秦振华离开了市委书记的岗位已有六个年头。按理说,已经68岁的秦振华该安享晚年了。因为在这个年龄,不是你想不想忙的问题,而是你还能不能忙得动。当与秦振华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见面时,记者这个20多岁的“小人”的这些顾虑却是有点多余了。

  张家港馨苑度假村。时间是2003年12月23日,上午10点。冬阳灿烂。记者如约而至。

  走进客厅,服务员一边倒上茶一边招呼说:“老书记刚从宿迁回来,在外面还有点急事,你稍等片刻。”记者边喝茶边与陪同的同志聊天。不知不觉,随着陪同人员一声“老书记来了”的提醒,记者站起来。此时,一位身着西装面带微笑的老人走进屋来,边上前握着记者的手,边对自己的迟到表示歉意:“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刚从宿迁回来,有点事要处理,实在忙不开。”就这样在招呼后,我们开始了交谈。此时,客厅墙上的时钟已指向11点15分。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是1995年同志对张家港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评价。现在,记者走近秦振华时,仍然可以寻得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张家港精神的本质。“我是从基层干部,一步步走到市委书记岗位上的”,回首在张家港工作的日子,秦振华记忆犹新。秦振华做过单位的车间主任、厂长、书记,随后在杨舍镇做了14年的党委书记。上世纪80年代的杨舍镇也就是现在的张家港市区所在地,当时的经济相当落后,基础建设较差。秦振华做上杨舍镇镇委书记后,便提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杨舍镇在张家港脱颖而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引起苏州市方面的关注。由于出色的表现,1992年1月,秦振华被任命为张家港市委书记。这时的秦振华自觉身上的压力更重了,同时也有一种危机感。地处苏南,苏州所辖其他县市经济发展均较快,而张家港却地处北隅,濒临江边,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但杨舍镇的成功给了秦振华信心,也给了他要发展张家港的决心。于是上任不久,秦振华提出“白天新加坡、晚上小香港”、“把农村变城市,把农民变市民,走经济国际化道路”的张家港发展的新目标。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秦振华坦言,任何改革和发展都会遇到困难、遇到阻力,但是,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困难将更多更大,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也意味着这官做得不称职。“困难面前不退缩,问题面前不回避,走中央路线联系地方实际,敢于冒风险,张家港能有今天这是关键。”秦振华如是告诉记者。

  正是凭着这种敢想敢做的作风,在秦振华的带领下,张家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仅在苏州各县市中名列前茅,而且秦振华及其成功的“张家港精神”也很快被世人所关注。张家港一举成为全国的焦点。全国各地来学习和取经的人蜂拥而至。对此秦振华总是尽可能满足。他说,我是党和社会培养出来的,我应该为党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一点事。

  为事之道“虽然退下来了,但我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事,还能为社会为一些地区的发展出份力。看到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慢慢发展起来,我打心底高兴!”

  卸任后,秦振华并没有歇下来,更没有清闲过,相反的,他变得更忙了。现在尽管已近七旬,但秦振华仍然在发挥自己的余温,他希望张家港的经验能给那些相对落后地区的领导干部一定的借鉴作用。“能做一点就是一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秦振华说。各地纷纷来张家港请他讲学作报告,秦振华总是有求遂行,四处奔波。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中西部的战略设想时,他将更大的心血投入到西部发展建设献计献策中去。6年来,他先后跑过新疆、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云南、重庆、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作了80多场报告。秦振华做这些都是义务的,而且很多都是不辞劳苦。1999年10月,他去西宁,由于高原反应,他坚持作3个小时的报告后已是十分疲惫,当地方面报告后奉上报告费,秦振华因推辞而近乎昏厥,事后他说:我宣传的是讲奉献的张家港精神,怎么能要钱。我是员,2002年7月他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伊犁州、喀什地区考察,秦振华驱车数千公里,硬是撑着作了3场报告,67岁的老人累得在车上就睡着了。

  秦振华如此乐此不疲的忘我工作,得到了各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说:张家港精神是全国的财富,对新疆有着典型和现实的借鉴作用,你是改革的功臣。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广东省任书记接见秦振华时也十分动情地称:你是全国“两手抓,两手硬”的好典型,是我最尊贵的客人。

  在关注中西部的同时,秦振华也不忘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江苏省提出苏南苏中苏北联动发展、开发沿江经济带的战略后,秦振华深感相对落后的苏北就是江苏的西部。于是他多次去苏北宿迁等地,并被聘为淮安市委、宿迁市委的顾问。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刚刚从宿迁考察归来。谈到此,秦振华说,苏北不少地区确实还比较落后,我作为一个江苏人,希望苏北地区也能像张家港一样发展起来。目前,张家港已有10多家企业投资宿迁,总额约11多亿元,较大的如长江润发投资3.6亿,神鹰和扬帆房产3亿,同时在淮安市和徐州市也分别投入了1个亿和近2亿,这些项目大大促进了苏北经济的发展。对此,秦振华谈道,只有全国各地都发展了,都富起来,中国才算真正强大!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做点事,看到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慢慢发展起来,我打心底高兴!

  作为张家港精神的开创者,秦振华自有其过人之处,不少人都希望得到他的“嫡传”,所以曾经一时间登门求师者络绎不绝。但秦振华多以自己才疏学浅为由婉言拒绝,但也有例外。秦振华还是破例收过几位弟子,张兴福就是其中一位。1998年,中组部派了年轻干部张兴福到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处的地级鹤岗市锻炼。张兴福接到调令后来到张家港找到秦振华,自报家门:“我是慕您秦书记名而来。我花一周的时间专门研究了您和张家港的情况,鹤岗今日的情况与1991年张家港的情况一样,张家港这几年巨变就是我们鹤岗将要开启的路,无论如何请秦书记收下我这个徒弟。”不远数千里而来,秦振华为之所动,收下这个弟子。随后,秦振华被邀请到了鹤岗市。通过认真考察,精心备课,他分别向鹤岗市的领导班子、地县镇三级干部以及通过电视向全体市民讲了“张家港精神”。在向三级干部作报告时,1200个座位的大礼堂里挤进了1600人。那天气温高达40摄氏度,没有空调风扇,却无一人离开。“张家港精神”一下子在这个宁静的边陲城市传开了。代市长张兴福与市委、市府领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拉开了大开发大开放的序幕,“把鹤岗建设成为北方的张家港”的大幅标语拉遍了与俄罗斯交界的边境地区。张兴福与秦振华保持热线联系的“师徒关系”。三年过去,鹤岗的经济翻了一番多,建了黑龙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边境贸易搞得红红火火。这个市还成了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典型。2001年8月,省里在鹤岗市召开了两个文明一齐抓的经验交流现场会。如今,张兴福已担任了市委书记。

  为人之道“心底无私天地宽,我是张家港本地人,是农民出身,吃过很多苦,我只想自己退下来后,张家港父老乡亲不要说三道四就行。”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想法总是好的,但很多时候你的想法只是想法,未必能实现。作为一个市委书记,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成为数十万人的自觉行动并达到预期目标。面对这样的问题,秦振华笑了笑,这是为官最大的困难;但是你要想有作为,必须去克服这样的困难。老实说,我是张家港本地人,在张家港长大,作为张家港的市委书记,我只想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正如总书记指出那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党的方针作导向,有中央路线为指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私才能无畏,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领导干部只要你真心实意干事,为民谋划,我相信周围的人一定会协助你、支持你。套用一句老话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否在做事,做了多少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秦振华在张家港市委书记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回顾这些辉煌,他却显得很低调。当时江苏省曾有意调他去异地担任更重要工作,征求他的意见时,秦振华却拒绝了。“我觉得自己在张家港还能做点事,但我的能力毕竟有限,去异地未必胜任,还是留在张家港好。”秦振华依旧很谦虚。勤勤恳恳淡薄名利,是秦振华的本色。现在,曾经是秦振华手下的许多干部不少都已走?细呒侗鸬牧斓几谖弧5卣窕廊惶沟矗何乙咽浅倌褐辏衷谝率澄抻牵乙阎懔恕?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回顾自己所走的路,秦振华显得很平静而超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觉得自己过去为老百姓做了点实事。退下来后大家还能念道我,提到我还能说几句好话,这我已经很欣慰了。

  交谈是在不时的笑声中进行的。结束采访时已是中午12点半。简单的午餐后,未作任何休息,秦振华就要赶去外地洽谈苏北的投资项目!作别。走出屋外,轿车缓缓远去。秦振华又开始了忙碌!

  1936年3月,秦振华出生在张家港市东莱镇,初中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1951年11月参加工作,19岁加入中国。先后担任沙洲县化工厂党支部书记、厂长,沙洲县(张家港市)杨舍镇党委副书记、书记,张家港市委副书记等职务。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任张家港市委书记,1995年任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为江苏省政协常委。

  在担任张家港市委书记期间,先后获全国优秀县市委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县处级以上优秀领导干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改革功勋奖等十多项殊荣,并先后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其他部分荣誉称号:1987年,苏州市劳动模范;1988年,江苏省劳动模范;1989年,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苏州市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991年,全国优秀领导干部;1992年,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94年,江苏省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工作者;1995年,《半月谈》创新奖特等奖,江苏省“东方明星”知名人士;1996年,全国第二届“中华人口奖”、全国“十佳家庭标兵”、江苏省首届“十佳家庭”;1997年,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国家模范城市领导奖;1998年,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勋章;1999年江苏省五十年十大功勋之一。



上一篇:赋能福文化 “茶+瓷”力促新型产业融合
下一篇:福建岩茶十大品牌有哪些?一文带你重新认识行业代表!